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情处世  >> 查看详情

人情处世


“孝”字,不是字面解释那么简单!

来源: 广州市坎达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日期:2019-08-25 15:32:34 点击:  属于:人情处世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

 

多少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但并不是每一位子女都能真真正正做到孝顺……

 

时至今天,我们如何真正做到“孝”呢? 

 

 

 

我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句话首先说明,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为什么呢?因为父母赋予孩子生命,并将其养育成人。

 

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在意,那么能够奢求他对朋友和其他人更好吗?

 

百善孝为先,如果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又谈什么其他善行呢?

 

如果一个人不孝敬父母,即使他有千财万贯,大家也会轻看他、藐视他、责备他。

 

一个人如果是孝子,即使他贫穷,他的人格也会受到众人敬仰。

 

古时岳飞、花木兰等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除了因为他们敢于担当国家重任外,他们的孝顺也值得我们学习。

 

 

 

“孝”的开始就是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这并非让子女头发也不去剪。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子女有什么损伤,往往最痛心的是父母,所以孝顺父母的第一步,就是爱护自己。

 

社会上有时会有这样的新闻,年轻人因为一些事情想不开轻生了。

 

如此所为,他自己是解脱了,可是给他的父母带去了多少伤痛?

 

所谓孝顺之始,不是要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从爱惜自己开始。

 

怜念父母的苦心,少让父母担心,修养自身,从我做起,这便是孝的开始。

 

 

 

中国人常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中国人孝顺父母的同时,希望孩子将来也这样孝敬自己。

 

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样,只有这样,美德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曾子在《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是尊亲,其次是弗辱,其下就是能养。”

 

最高一等的“尊亲”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

 

其次是“弗辱”,就是不打骂侮辱父母,不要羞辱父母的名声。

 

比如子女去犯罪去做坏事,父母因此把脸面丢光了,这就是不孝。

 

又譬如有人在商业行为上使诈,损害的不但是他自己的信誉,还会连累父母的名声。

 

 

“能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在世的时候,需要子女尽力赡养和侍奉他们。

 

如果不挣一分钱,甚至把父母的养老钱都花掉了,那也是不孝之举。

 

另外,行孝不要错失良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对于行孝,《明圣经》也明确说到,在父母生前不供奉或者不供养,父母去世后才在灵前祭拜也是非常不孝的。

 

 

 

有人觉得儒家讲孝过于绝对化,“父叫子死,子不死,子为不孝”就是他们认为最有力的证据。

 

但其实自古“孝”就不是绝对化的。

 

在《论语里仁》中说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就是委婉劝告的意思,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

 

一次曾参的父亲盛怒,他默默地任由父亲责打,竟被打至昏迷,鲁国人因曾参毫不反抗而夸赞他孝顺。孔子听说后严肃地对待此事,以便给后人留下正确的意见。

 

孔子引入“舜”的故事来教育曾参:“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

 

舜的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

 

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

 

如此看来,孝不是不辨事理的愚孝。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拿着大棒乱打儿子,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

 

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永远无法摆脱。

 

不仅如此,“不逃”不但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而且使他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父亲犯错。

 

很显然,上述“父叫子死”的愚孝,孔子是不同意的。

 

孔子认为,遵从父命也是要看当时情况的,不分事理一味听从,那不算是孝。

 

真正的孝,是需要明辨是非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从汉朝开始就“以孝治天下”,“孝”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

 

但愿天下所有子女都能尽孝道,在父母身边的把孝道躬力亲行,不让父母担忧;

 

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时常牵挂着父母,常回家看看,多多陪伴他们。

 

让这传承千年的美德,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