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情处世  >> 查看详情

人情处世


让 | 礼之实处,协调关系之关键

来源: 广州市坎达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日期:2019-12-14 13:49:00 点击:  属于:人情处世
不是只有向前才能解决问题,“让”也是息纷争、去邪僻、化解危机、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厉害武器。

 

儒家思想强调以礼治国,而深究一下不难发现,“礼“的价值体现在于“让”。

 

《礼记·表记》曰“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意思是君子恭敬节俭以实现仁治、诚信谦让让人们归化于礼治。

 

虽然如今已经与当时王权统治的时代截然不同,但是里面提倡不夸耀自己功劳、不自我尊崇或抬高地位,以平常心甘居下位,清心寡欲、见贤良而谦让等做事风格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一一细致讲解一下儒家的“让”。

 

 

朱熹解释孔子“礼让为国”时也高度重视了“让”德,他认为“让”是礼之实处,让者,辞尊居卑、辞多受少。

 

人们说如今物质文明如此发达,个性碎片时代,为何还需要辞多受少?

 

其实,对于是否应该“辞多受少”的疑问与如今是否应该推广“孔融让梨”的问题如出一辙。

 

试想想,孔融在没有大人教化时主动提出自己吃小的梨子,让本难以均分梨子的局面打破,造就了一片和谐之声,这是怎么样做到的?内心有辞让之心矣。

 

试想排队购买的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不是每个都一样多?同一线路的公交车是否都使用一样的时间到达?

 

人不是智能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偏差或多或少存在,如果每个人都锱铢必较,没有辞让的心,每个好处都想占一份,试问会不会活得太累?

 

“辞多让少”的行为准则也让世间少了很多纷争,例如在工作场合,乙方伙伴准备的礼物只有一份,而当时甲方却忽然来了两个人,如何处理?

 

推辞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艺术,甲乙方之间为的是合作,而不是为了礼物,因此甲方学会推辞就显得很有见地,既减少了乙方的尴尬,也避免伤了与同事的和气。

 

再者,受者必有束缚,像异性之间没有确定恋爱关系前,切记辞多受少,但凡接受多了,对方的要求也会变多,受多了,事态发展容易超出控制范围,因此 “辞多受少”的推广在现代依然很有实际的意义。

 

《曲礼上》曰:“博闻强识而让……谓之君子”,《文王世子》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 (齿让是尊敬年高劭者的意思。)

 

谦让、齿让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顾及他人感受、尊敬他人乃行谦让、齿让之举动。

 

这里的“让”是遵从了平等的格调,人不能因为自己是什么身份了忘记了自己的礼仪。

 

德国的公共场所的所有楼梯或扶梯上,都会空出左边的位置让有急事的人从左侧先行,虽然这不是一项法律,但却是深入到人们心里面的生活习惯,也是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让”,让德国人的素质被人所称道。

 

 

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列宁有一次在狭窄的过道上遇见一个端着水盆的女工,那位女工看到是列宁便想给他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却阻止她道:“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列宁语气说得很亲切,随后便让自己紧靠墙先让女工上楼。

 

虽然事情很小,但他用“让”的行为来说明人无贵贱之分、应互相尊重,可见“让”的做法会让人与人之间拥有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很多人总认为解决问题是“争取”,其实礼让三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朝的张廷玉回家看望母亲时觉得房屋呈现破败之象,并吩咐下人去起屋造房便离开了,谁料在他离开后,隔壁邻居姓叶的侍郎也打算扩建房屋,而且想利用两家中的一块地方。

 

两家因争取这块中间之地险些动武,张母便赶紧写信给张廷玉。

 

本以为儿子会回来撑腰,谁知道儿子回信时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看后深思才恍然大悟,为了三尺之地既伤了两家和气,又坏了自己身体,实在不值得。

 

于是张家主动把墙退后三尺,邻居见状,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如此一来,两家争夺的三尺之地变成了六尺宽的巷子,还有人以此作了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因此不是只有向前才能解决问题,“让”也是息纷争、去邪僻、化解危机、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厉害武器。

 

 

“让”不是无能的表现,反倒是内心的一种平静;

“让”令社会更加协调和睦,而杜绝无谓的剑拔弩张;

你让一让,我让一让,都是为世间留下美好与和谐,从古到今,这道理依然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