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情处世  >> 查看详情

人情处世


俭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来源: 广州市坎达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日期:2022-06-30 07:58:35 点击:  属于:人情处世
如果为眼前的奢靡所惑,遇事时便会难以抵挡这奢靡带来的副作用。

 

晚清学者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齐家类》中有言:“勤俭,治家之本。”

 

意思是说:勤劳俭朴,是管理家务的根本。

 

其实,“俭”小以家庭为单位,大至国家安康,都影响深远。

 

 

 

 

是否勤俭?最简单的划分就以“于己”、“于人”来区分。

 

《朱子家训》有言:“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无论富贵还是贫困,做人做事时应该适可而止。

 

于己,应有度行事,节约是留给自己的一丝余地,宴请宾客也应如此;于别人,过度铺张浪费,带来的不仅是浪费,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天还没下雨,就应该先修缮好房屋门窗——勤俭便是能把雨水挡在外面的门窗之一。

 

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写过一首教子诗,里面就说到不勤俭的恶果:“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

 

 

 

司马光崇尚勤俭,他在《训俭示康》中列举了张知白的事迹,要知道,张知白能在当时奢靡之风盛行的北宋仍保持勤俭节约,非常难得。

 

有一次,其身边亲近之人劝导他:“您如今俸禄优厚,但生活还像以往那样节俭。您虽然向来以清廉节俭自守,但是外人常常讽刺您表面效法汉代公孙弘勤俭之举,实则徒为虚名。您还是稍稍改变一下作风,和大多数人一致才好。”

 

 

本以为张知白会变得和“别人一致”,谁知道他却反问道:“以我今日的俸禄,想要让全家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有何难?但是世人往往由简朴入奢侈容易,由奢侈回归简朴却很难。

 

如今我的俸禄虽多,但是岂能一直长久,我又能活多久呢?一旦没有了如今的俸禄,但家人却已经习惯了奢靡的生活,不能适应贫困的生活,一定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哪里能保证做官、罢官、活着、去世的时候,都像如今这样呢!”

 

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为眼前的奢靡生活所诱惑,遇事时便会难以抵挡这奢靡带来的副作用。

 

 

 

 

一个家庭靠什么发展?有人说财富,有人说传承,更有人说是创造。其实,一个家庭得以长久安定地发展,靠的是文化。

 

文化不是文凭,不是学历,而是做人的高度自律和自觉修习而成。

 

 

文化需要坚守,能够守住人生原则和底线的人,能够说到做到的人,能够知行合一的人,远离诱惑,拒绝浮躁,淡泊名利才能够真正让家庭长久而兴旺。

 

勤俭的延续需要持久的坚持,而延续勤俭则会形成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文化,相互依存,互为印证。

 

 

 

《世范卷中处己·节俭宜持之以恒》中说到:“所谓百事者,无非自饮食、衣服、屋宅、园馆、舆马、仆御、器用、玩好,盖非一端。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

 

意思是说各种事情,就是饮食、衣服、住宅、园林、馆舍、车马、仆人差役、器皿用具、玩耍爱好等,不止一个方面。对这些事物的开销,丰富或节俭按自己的财力来定,就不算是浪费。

 

根据自己的财力来做事,量入为出,不算浪费;若不根据自己的财力来花销,或者虽然财力可以承担,而过于奢侈,做些不必马上做的事,则都是浪费。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把金钱看得过重,变成吝啬鬼、守财奴,那就很难体会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同样也很难学会施舍与人。

 

所以并不能因遵循“勤俭”而走极端,反而要懂得保持俭朴心,学会知足常乐的道理。

 

 

勤俭,无论贫富贵贱如何斗转星移,无论生活和人心如何日随变迁,它均是一种让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的品德。

 

我们应亲之、近之,并长久坚持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