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 从古至今,不改初衷为“团圆”
我们知道,团圆是用血脉亲情揉成的一根红线,贯穿在众多传统节日里面。
但中秋节这天的月最圆最明,加上圆圆的传统月饼,这种渴望团圆的心理就更加突显了。
正如诗中有云:“万里无云镜九州,最是团圆中秋夜。”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从众多古籍记载可以看到,中秋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历朝历代,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市民阶层,都有着许多记载。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说到当时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安排家宴,团圆子女”。
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同时代的刘侗也说到:“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甚至到清光绪十年,《大同县志》也记载当地“供月之饼大至三、二尺许,名‘团圆饼’,供过月亮之后,一定要全家分食。”
这些记载都揭示出中秋团圆的主题。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
中国人向来爱完整、怕残缺,喜和谐、厌对立,乐团圆、伤别离。
在中秋这一天,皓月当空,团圆美好。这是人们心目中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从古至今,花好月圆人团圆一直是中华儿女内心的期盼。
这种期盼的心情在文人墨客的笔墨和诗句里,均有体现。
农耕时代,人口的迁徙和异地谋生虽不是社会常态,但官员升迁、士子赶考、军队调防、商人贸迁以及游客的羁旅,都是难免的事情。
人在旅途或身在异乡,在一年收成的仲秋月明时节,睹物思人,举杯邀明月,分外感触的就有大文豪苏东坡。
他在《水调歌头》中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与弟弟苏辙近七年未见,又逢中秋佳节,本应人月两团圆的日子,自己事业不顺,身边也不见至亲,心里五味杂陈,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
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亦有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向着西北努力看,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的清凉月色一如往年。
诗句明确表达了我们的香山居士想家了。
细想,无论是思念家人还是家乡,都因本该“团圆”的中秋节引起的。
既然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团聚也应该是圆的。
所谓月怕十五,年怕中秋。
时光催人老,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趁父母尚在,家人未老去,请放下繁杂的工作,与家人共聚这美好时光——这才是真正的“圆”。
中秋节的晚餐,全家人欢聚一堂,把平日对亲人的思念融入了敬酒碰杯、夹菜添饭和欢声笑语之中。
家好月圆庆中秋。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极具仪式感的中秋,是联系家人情感的纽带,让我们在前行中,拥有一份感动,无论时光流逝,四季轮转,心中温暖依旧。
“渴望团圆”是中华人民是极富有民族特色和人性魅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思想智慧的组成部分。
中华女儿的血、肉、心灵和愿望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一个整体,
渴望团圆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希冀,
请大家都为之付出努力,共建我们永恒的“团圆”!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