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 三伏中期超热,但可以囊萤、斗蟋蟀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暑节气也正是属于中伏阶段,也就是每年的最热的一个阶段。
大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
不过有意思的是,大暑期间,流传于民间的习俗很多,在文人的笔下,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大暑,一候腐草为萤。
东晋时代有一个叫人车胤,勤奋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成为一盏“灯”,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三字经》说:“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斗蟋蟀是中国民间风俗。
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汉族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
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里,有一短篇寓言故事《促织》讲述了明宣德年间,皇宫里热衷斗蟋蟀的传奇故事。故事主人公成名的小儿不小心把用来进贡的蟋蟀弄跑了,害怕不已,竟跳井自杀,被救上来后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其实他已经变成一只小小的蟋蟀。成名无奈,只得拿着这只小蟋蟀上交官府。
没想到这只小蟋蟀凶猛异常,胜过了所有的优等蟋蟀,甚至还咬破了公鸡的鸡冠。于是逐级上报,到了宫里后,这只小蟋蟀与全国贡献来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角斗,场场必胜。并且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还能按照节拍跳舞。
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
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最热的“火炉”要属新疆的吐鲁番,有“火焰山”之称,清代诗人萧雄在他的《西疆杂述》中写到“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长期预示的有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等。
最后,坎达尔包装制品送一首白居易的《销夏》给大家: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暑烦躁,凡事不要太过介怀,执念不要太深;心静自然凉,保持良好心境,才有可能迈向新台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