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道术》曰:“弟爱兄谓之悌”,“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长,推演开来,“悌”所提倡的正是兄友弟恭,兄弟姐妹间和睦相处的道理。
之所以提倡“悌”,《论语》的第一篇就指出:“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也就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很少会忤逆不道。
“孝”是两辈人的相处模式,而“悌”则是同辈人的相处模式,一个人的品格,不但要看他如何对待父母,还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
古往今来,兄弟阋墙之事还影响着家族的兴衰和个人的发展,而“悌”的道义延伸起来,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悌”……
人在越小的时候,关系越简单,仅仅是父母的孩子,仅是兄长、弟弟、姐姐或妹妹。
但随着人成长,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多,有些愈加牢固,有些转眼即逝,但兄弟姐妹的关系,从小时候便一直存在。
所以,培养人与人的关系基础,便是从父母、兄弟姐妹开始。
学习孝悌之义,是人学习处理关系的开始,也是基础。
同理,孔子为什么不先教人学文却先教人孝悌谨信泛爱亲仁?
这正如人要先学“格物”一样,起初不知道这食物能不能吃,起初只从它的颜色、形状推断可以吃,但想知道味道如何,还得亲自尝一口。
因此,“孝悌”正如“格物”,格物而后知,知孝悌而后懂得如何做人。
俗话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姐妹手足般的关系是最为牢固的。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最无私的往往是父母和兄弟姐妹。
试想,人生中虽然朋友数量比兄弟姐妹多,但许多朋友就像列车上的过客,下车后就再也找不着了。
反之,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兄弟姐妹总会找到你,你也能找到他们。
毕竟从小到大,兄弟姐妹们一直是互为依托的存在,他们之间往往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悌”其实不是教条,它更像一种发现。
当你发现,血浓于水、彼此认同和扶持,这种心安、这种互信不需要忌惮,同时也是快乐的源泉。
古今“悌”的道义均被延伸开去,这种道义不但存在家庭之间,还存在朋友、同事之间。
三国时期刘关张从互不认识到结为异姓兄弟,最终打造出三国鼎立的西蜀政权。
这就是“悌”的力量,它用最为柔软、深情的方式缔造纽带,砌出最坚固的城墙。
反之,曹丕排挤曹植这种罔顾手足之情的做法,被世人唾骂,而最终曹姓江山不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是狭义的“悌”还是广义的“悌”,只要彼此互信、互助、理解、珍惜,彼此惺惺相惜,我们相信“悌”存在的意义不会减弱,而是会延伸到很广、很远。
最后,送大家一句“出则悌”前几句的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姐妹间恭敬互助、和睦相处,这样父母才会开心。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每个人对财物看得特别轻的话,就不会出现争抢财产纠纷。
每个人生活中难免会有碰撞和意见相悖的时候,如果能够互相忍让,理解宽容对方,便可以化解嗔恨、减少嫌隙。
《朱子治家格言》也有一句:“居家戒诤讼,讼则终凶。”
家庭里如果整天吵架,那这个家庭肯定是要走向凶险的境地。
所以,为家人为自己,应行“悌”之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