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孔融天天盼着梨熟的日子,可当一盆清香诱人的梨摆在小桌子时,作为母亲挑选的第一个吃梨的人,他却只拿了最小的梨,为何?
在《论语·八佾》说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即使是相争,登堂比赛之前也要互相作揖谦让,比赛结束之后也还要再登堂饮酒祝贺。
有人说,古时是古时,今人需要张扬个性、不拘泥。
但如果世上丢失了“让”,猜猜会变成什么样?
个人的“让”存在于内心之中,也存在于个人修养之中。
《孟子·离娄章句下》有云:“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让”的本质是“礼让”,一个人内心积聚了“礼让”之心,才会对他人礼让,他人也会因此礼让于你,乃至于得到“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相互敬重。
个人内心的“让”并非退缩、并非怕事,同样并非迂腐。
只是万千世界熙熙攘攘、纷纷扰扰,免不了摩擦和争端,如果缺乏“利他”的礼让心性,恐怕很容易便将自己和别人卷入到纷争之中。
凡事不必次次争第一,“第二哲学”也很好,在大局面前,谦让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小梅在集体朗诵的环节中有个人朗诵部分,却在临近比赛前一周喉咙发炎沙哑,她连忙申请让老师启用作为后备的小韩来替代她,以便获得更好的成绩。
从“礼让”到“谦让”,最后到对大局的取义,小小读书郎都明白,有时候,“让”会让事情变得更好。
古时精明的商贾都知道有些时候须“让”。
《朱子家训》有言:“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
不是不会算计和手段,而是人生而为人,“让”在心里生根,愿意“让利”是诚实经营的基础之一,面对对方不懂生意,也不做出强占他人便宜的事情。
对别人、对事情的“让”出自对和谐的考量,但更多出自个人的修养,不求凡事“以和为贵”,但求凡事出发点是“大家都好”。
“让”应该从小培养,《弟子规》中说到“孝”的状态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如今许多家庭教育本末倒置,只要小孩想要的,长辈们都会优先给小孩,长期下去,小孩会认为所有好东西都是理所当然得到的,从而不懂谦让同辈,更不用说恭敬长辈了。
所以“孝”中首先说尊敬,其次就是有着“让”的本心。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其次,心怀“让”更多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菜根谭》有言:“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让”令人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尧让位于舜,是大义;
孔融吃梨让与兄弟姐妹,是个人修养;
而如今我们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人,
是社会安居乐业的前提。
过去,
“让”不生不灭,存于心中,世代相传,
如今依旧如此,
“让”的哲学智慧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