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从小就刻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算命先生便问:“你看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
算命先生觉得可笑:“小小年纪,口气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紧接着范仲淹又问:“那你看我可以不可以当医生?”
算命先生很是奇怪:“这两个志愿差别这么大?”
范仲淹便说:“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
医生除疾患、利世人,而良相也是以“济世利天下”为己任,两者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
它们相通在“良”字。
从一个人的出生到行事、做人,“良”既是整个过程的监督,也是我们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被唐太宗当作“镜子”的魏征曾经说过:“臣只希望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唐太宗不解忠臣与良臣有何区别,魏征回复:“古代尧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关龙逢,殷纣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
良臣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光辉的声誉,子孙相传,国运无穷。忠臣本身遭难被杀,君主落得个昏庸残暴的罪名,国亡家灭,只不过取得个空名罢了。”
“良臣”不是为了获得身后名,而是为了达成让君主获得光辉的目标,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并执着于良好的结果。
现代人也应如此,怀着善良的、为彼此着想的心态去跟他人交往,以奔向最优结果的目标去做事,不活在别人的舆论和看法里面,这才是现代的“良相”。
《孟子》提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其意思是:人们没有经过学习就会的,是人的良能;不经过考虑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
但仅仅是如此的解释是不足够的。
《传习录》也说到:“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良知不可能不遭受物欲的蒙蔽。所以就需要通过修习来剔除蒙蔽。
《孟子》自己也有言:“操则存,舍则亡。”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意思是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能够保持茂盛吗?
所以,良能和良知都需要持续地经营,才能保持“良”的初态和渐长。
人们在所处环境中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乃至其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时时刻刻影响着“良知”的变化。
“良”的行为和心态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勿让周遭存恶人,从自身的“良知”做起。
有人回归到问题的开始:“为何要保持这良知?”
《菜根谭》里就有回答:“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这里的心体指的是智慧和良心。一个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即使立身在黑暗世界,也像站在万里晴空之下一样。一个人的欲念邪恶不端,即使生活在青天白日之下,也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胆战心惊。
有良心的人,午夜梦回,也能坦然。
做人、做事,需带着“良心”去做,这样才能真正给予自己一片心灵安稳的净土。
物质横流的世界,
自我把持、自我滋养,
“良”者如普光随行、勇气加持。
“良”者顺,乃心境顺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