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文言传·坤文言》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的意思是: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而作恶的人家,则多祸殃。
那么,什么是“善”呢?
人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德育的全部精髓,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经常使用“孝悌忠信”一词来作为“善”的具体内容。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皆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如果“孝悌忠信”代表了善行,那么“善”就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适当和谐关系,是可以用来涵括所有具有正面道德价值的行为。
由此可知,“善”必须在人我相待的场合才能展现,而“仁”字“从人从二”,“仁”的构字颇具意味。《论语·颜渊》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孔子心中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是“仁”。
善与仁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仁者由于真诚而感受行善之力由内而发,善者则未至于此。也就是说,善者行善,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以及响应社会的舆论和共同期许,而未必发自内心。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欢强调人性本善,事实上,更加准确的讲法应该是人性向善。而要真正做到“善”,就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在与群体相处时要明白善是自己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从而修身养性,逐步做到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三个层次。
善念就在一转念间,就在举手投足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起山崩地裂,一念灭风平浪静。其实,单凭一念做出的抉择实在太多。
《小窗幽记》里有言:“一念为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一个人的际遇与境况会随着自己内心的改变而改变,内心宁静和谐,周围便充满明媚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内心荒芜晦暗,周围便容易出现诸多烦心的事,挥之不去,让人整日惶惶不安。
也许有时我们的内心会被一些杂念干扰,但只要心怀善念,天地宽容,福气自来。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功德福报,都离不开我们的内心;从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善念,就没有什么事想不通了。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基础的条件就是“正其心”,由此可见意诚心正是多么的重要。
所谓“择善固执”,就是指认定目标不放弃,坚持不懈。不仅如此,在这之前还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清醒的“择善”能力,知善辨恶。一旦认定了正确的道路,便坚持到底,这样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菜根谭》曰:“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大意是:一个布施恩惠的人,不要总把做过的善事记在心里,也不要对人张扬,这样即使一斗粟也可以收到极大的回报;用财物帮助别人,如果老是计较自己的付出,总是想着要求别人回报,这样即使付出很多,也难以成就一点功德。
就是说,修善是要真诚和发自内心的,只有不求回报、不在意得失,善行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才能长成茂盛的福田。
《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达到完美极致,是一种道德修为的至高境界,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而我们大多只是平凡人,该怎样为“善举”?
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这句话值得让世人知道并铭记在心。
生活中好多事物都是聚小成大、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比如聚沙可以成塔,积水可以成渊,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善事不论大小,只要发于真心,日行一善,长此以往也可积善成德。
心存感恩之心,身行积德之善。好事无需刻意去做,只要真心实意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能感受到由内而发的快乐。
其实,“善”就是让人与人之间相处舒适,让人心灵得到慰藉,让这个世界少点纷扰,让内心感到快乐、让大家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吉神”相伴的。
善如水般存在,简单、自然、常态,同时也会洗涤污垢、明晰人间的美好。愿“善”常伴您左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