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来临了。
七夕节,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它又叫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等。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这个节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古时妇女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后来增添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七夕节还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在古代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我们的诗圣杜甫也曾作诗《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确实,七夕谁见同,即便是纪念七夕节,也有很多不同的传统习俗。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说到:“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偶尔有一只米粒大的小蜘蛛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人们一般都会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会轻易弄死它。
但果盆上要有这种喜蛛的踪迹却不容易,所以孩子们中总有人会偷偷捉一只放在果盆上。当大人发现喜蛛时就开始分瓜果,并一边分发一边说:“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明代《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人们在这天会把白天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到一起倒进碗里,碗和水露天过夜,第二天在太阳下晒一晒,到中午或下午进行“验巧”。
碗里的水经过半天阳光照射,表面形成薄膜,取缝衣针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出现针影,如针影是一直线,即“乞巧”失败,如果是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其他图形,即是“得巧”。
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夕当天,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
七夕那天,少女少妇们会约好自己的朋友或邻里,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摆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当天,少女少妇们斋戒一天,到主办家里,案前焚香礼拜,然后围坐桌前吃花生、瓜子,默念自己的心事,或想嫁如意郎君,或想早生贵子。
七巧节在广州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抗日战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州乞巧风俗一度没落,而后逐渐恢复。当前,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等地较为兴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此外还有番禺谭山。相传,珠村很早就开始“摆七娘”,明清时期十分盛行。
广州乞巧节繁缛、隆重的仪式为国内他处所没有的,节日活动包含了摆巧、拜仙、乞巧、吃七娘饭、看七娘戏等诸多内容。
节日以“摆巧”为具体内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七夕工艺系列作品,如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
《广州岁时记》记载:在广州,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极钩心斗角之妙”。
而独具特色的“拜仙”仪式也是广州乞巧节的重要特色,而祭拜的对象不仅有牛、女二星,还包括到织女的六个姐妹。
古时流传下来的习俗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和传说的思考。
宋代李清照词中道:“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便充满了对牛郎织女能否见面的担心。
所以,无论是已经携手的夫妻还是互相牵挂的恋人,都应珍惜当下相伴的时光。
让世人坚守信念,为相聚相守而努力,乃纪念七夕的意义所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