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初八
2019年1月13日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民众在这一天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从传统意义来说,这一天也传递着进入“年关”的信号,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了。
腊八节那天,民间流行吃“腊八粥”的习俗。香浓的腊八粥不仅营养美味,也把年味传递开来。
腊八粥的食材,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类等。此粥可加糖成甜品,或者加盐。
好粥要慢慢熬才美味,浮躁的人是熬不出好粥的,一定要沉下心来,才能熬出最浓的滋味:
0.5小时——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0.5小时,让米粒膨胀开。
8-12小时——如果用的是普通的锅去煮腊八粥,那么就需要把红豆、芸豆等各种皮比较厚的杂豆,提前的去浸泡上8-12个小时的时间;
2-4小时——而对于腊八粥中所需要的莲子、燕麦米、糙米等食材来说,我们需要提前浸泡上2-4小时之后,再进行烹煮比较好;
6-7小时——传统做法是等到大火煮开了之后,继续用小火熬上6-7小时。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经过了长时间的熬制,一锅腊八粥热气腾腾、香浓无比。盛上一碗尝一尝,粥的暖热温润了肠胃,继而传遍全身。如此香甜醇厚的滋味,只有“熬”才能做到。
煮粥要熬,人生亦然,但这里的“熬”不是说消极度日,向困难举手投降,相反,应该像小火慢煨般积累能量、厚积薄发。
腊八粥的醇厚滋味源自于长时间的沉淀积蓄,每一分的炖煮,便激发出食材一丝潜在的味道。熬的时间长了,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红枣、瓜子、花生等各种食材的味道不断堆叠、融合在一起,竟形成了难得的美味。
人生的滋味,也在于“熬”。大火快煮,只能把食材煮熟,却不能煮出美味。只有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并且坚持下去,才能沉淀出醇厚的滋味。
同样,很多人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年轻的岁月害怕吃苦不用心做事,后半生就很难沉淀出有质地的人生。
每一种成功背后,都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艰辛和长时间的“熬”。就像绽放于寒冬的腊梅,其实,它早已积蓄力量,在酷寒中隐忍、拼杀,直至迎着风雪盛开。
熬粥有“正道”,若不遵循,味道就变了。各种五谷、杂豆等食材若不事先经过浸泡,则不易煮熟;火候要是掌握不好,要么半生不熟,要么容易糊锅底。
有些企业开始风生水起,但逐渐没有了原则,或因融资问题,或因缺订单,或因人才流失,总之开始打破规划,偏离了正道。
有些企业沉不下心去,从前是裁判员,后来也做上运动员,如此,没有人再敢找他们当裁判员了。
更有企业急功近利,想赚快钱,不懂市场需求,业务模式和项目流程非常混乱,自从做过一次爆款后,就再也没有后劲了,为什么?一时的得失,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危险矣。
熬着熬着没有了原则的人,站不好脚下的一寸土,就更不用谈后继发力了。所以得有原则地“熬”,坚持正道地“熬”。
熬粥不能半途而废。若是开头一切都挺好,却因为一些事情没有熬够时间,便提前关火停止,这粥也就熬制失败了。
生活中不乏半途而废的例子。有人要戒烟戒酒,由于缺乏毅力而放弃了;有人想要减肥瘦身,因为美食的诱惑而失败了;有人想学习钢琴,然而日复一日的艰苦练习使他提前终止;有人希望锻炼出完美的身材,却因为懒惰而停止了脚步......正是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才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
人人都会立志,也都会有所行动,可是真正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就少之又少了。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为成功而拼搏的过程,就像奔向一个遥远的目标,道路是崎岖漫长的,路上更是隐伏着各种艰难险阻。物欲的诱惑,利益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能抵抗得住吗?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能承受得了吗?一些人退却了,一些人气馁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我们许多人,被时代裹挟,被金钱所束,被别人影响,但外部因素成为不了我们“熬”的动力,只有发自内心的信念,才会是我们“熬”的永恒动力!只有持之以恒的人,迈着坚定的步伐,义无反顾,才能最终品尝到成功甘甜的滋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易煮烂的食材只有在长时间火力的熬制下,才能转变成香气扑鼻、软烂可口的人间美味。
在这个吃着美味腊八粥的日子,
我们学会了忆苦思甜、学会了总结过去的得失,
在此,祝贺还在坚持自己信念的各位朋友,
在这铺满着希望却扎脚的碎石路上,
能够好好地“熬”出自己的一片天。
加油!
-END-